美國紐約的「亞美國際影展」由台灣導演劉漢威以《霓虹心》勇奪最佳劇情片新銳導演獎,作家小野的兒子李中,則以短片《麻糬》獲頒最佳短片製作獎。
為期一周的「亞美國際影展」廿一日晚上播映閉幕片並舉行頒獎典禮,《霓虹心》從全球廿三部劇情片脫穎而出,得到最佳劇情片新銳導演,劉漢威日前已返瑞典,由友人代為領獎。而以《麻糬》獲頒最佳短片製作獎的導演李中,則由妻子代領獎項。
劉漢威的父親是台灣人,母親是挪威人,在挪威出生,在台灣長大,二○○五年畢業於瑞典哥德堡大學導演系,首部短片《Lucky Blue》即得到二○○七年哥德堡國際影展最佳短片獎。《霓虹心》是劉漢威執導首部劇情長片,也是台灣與瑞典合資電影。
劉漢威雖無法親自領獎,他的得獎運也讓劇組其他人跟著受惠。《霓虹心》的製片卓立,昨日以她繼《獵豔》後的新片企畫案《人格販賣機》,在韓國富山影展創投會獲獎,是唯一台灣參賽獲獎的案子,獲四百萬韓元資金。
今年的亞美影展也首次與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合作舉辦「新台灣電影特展」,呈現四部台灣劇情片《一頁台北》、《陽陽》、《霓虹心》及《獵豔》,頗受好評,焦點影片《一頁台北》放映前夕就一票難求。
小野的兒子李中,日前才剛以短片《麻糬》在金穗獎包辦最佳劇情片與最佳導演。李中說他對得獎相當意外。父親小野以為他還不知得獎,連忙打來想給他「驚喜」,李中則假裝驚訝,展現家族遺傳的「戲子」細胞。
|